袁 岳
  最近美國加強了美日安保與美菲安保關係,菲律賓與越南也強化了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的對抗姿態。在這樣的局勢面前,中國的選擇不是口頭抗議與實質妥協,而是積極面對甚至直面對抗。這樣的對策模式未來可能常規化。中國已經到了調整國際戰略的時刻,我們現在既不怕事也不怕搞事。
  中國的外交戰略要從過去出了事就抗議,然後靠買單消事的被動型Passive(人進一步我實質沒進步)或者反應型Responsive(人進一步我反應半步)模式,變為一旦有人惹事就會針對性地積極進取的Progressive(人進一步我進一步甚至進兩步)模式。也就是說決不怕事,你挑了事那麼我會有比你預期更強烈的反應,這個反應要比挑事的程度更進一步,這樣才會為我們後來的談判底線預留空間。比如像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針,我們說了很久,但是在我們被動型Passive或者反應型Responsive模式下沒人真會買我們的賬。只有在看準時機採取適當進取型Progressive的反應,才能為後面的適度妥協提供轉圜的可能,甚至可以創造出更加有創意的安排模式。
  比如在南海需要有積極進取的作為,其後再提議建設南海共同體,讓爭議國家以共同投入的方式分享開發收益,關於主權爭議不僅可以擱置,更可以提出共同主權概念,在未來區域一體化發展中淡化主權概念而強化共同行動與共同受益安排。儘管這會被某些國家看成是強勢型模式或者威脅型Aggressive(人沒進一步我卻進了一步或幾步)模式,但這主要是周邊國家與國際社會習慣了過去我們採用的Passive模式或Responsive模式,對我們現在的Progressive模式還難以適應。但只要我們適度把握好分寸,適度面對與擔當風險,當Progressive模式奏效之時,我們就能掌握更多的話語權與主動性。
  進取搞事是國家利益保障的必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我們由抗議外交轉向談判外交。搞事本身還可以驅動中國建設獲得新的動能,比如在中國軍工體制開放化改革的進程中,搞事所產生的國際壓力可以使軍工發展保持動力,同時通過採購機制與國民混合所有制的發育,以軍工技術發展推動民用技術的持續進步。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搞事也敢當事,才能讓中國處理多類國際問題的歷練豐富起來,進一步積累處理周邊與更加遙遠的全球問題的經驗與人才。▲(作者是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
(編輯:SN0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c90zcwwx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